易经风水

返回顶部
今天是:,,(),,现在是:1:21:16,
首页 > 易学渊源 > 易学与中国象棋

易学与中国象棋

文章出处:风水 浏览次数:2189 发布时间:2010/11/8
我喜欢下象棋,对象棋的看法和原来大不一样了。年轻时下棋图好玩,会用脑子下棋,不把任何对手看在眼里,遇弱便弱,逢强则强,有战胜冠军级棋手的实力,也会输给臭棋篓子。后来棋下的多了,是用经验下棋,不会用脑子下棋了,这时的下棋仅仅是复制了,失去了原来下棋的意识,觉得下棋不再那么好玩了,这时的状态已经没有了问鼎冠军的实力,不过不会输给臭棋篓子了。再后来不再太喜欢下棋了,不再年轻,也不再经常下棋了。不过多年的下棋经历积淀出了我对中国象棋全新的认识。吸引我喜欢上了探讨中国象棋里面隐含的东西。这时候喜欢自己和自己下,探讨验证自己对中国象棋的认识。我不知道中国象棋具体有几千年了,也不清楚其演变过程,不过我对现在的这种象棋模式的创造人非常佩服,这种模式能流传到现在充分说明了其生命力。首先看棋盘的设计,非常符号古人的易学观念。中国象棋的棋盘分明就是两副四相五行八卦九宫图的对阵图。略通易学的我想会认同此点吧。再看棋子的设计也完全符合古人的易学概念。首先看棋子数量。双方各16枚棋子,16这个数字非常符合古人的易学数字观,古人认为八卦生万物,8在古人看来代表万物,16是8的双倍。再看种类,7种棋子的7数也非常符合古人对7数字的认识。再看走法,7种棋子按照其走法归纳为五类,具体是棋子在棋盘上移动1步,2步,3步,4步,狭义上任意移动此5类。此非常符和古人的五行观念。古人认为万物性质为金水木火土五行。中国象棋的具体对弈我认为在古人看来既是万物的具体展示。古人是把对万物的理解认同为中国象棋。中国象棋蕴涵了古人的宇宙概念和智慧结晶,流传几千年来却鲜为人知。中国象棋的对弈可以用一部二十七星三垣阵来解释。中国象棋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历史悠久,源源流长.但是中国象棋的真谛确是鲜为人知.首先看棋盘:略通易学的可以看出棋盘就是易学的四象五行八卦九宫图.再看32颗棋子.七种棋子按照走法可归纳为五类,相当于易学的五行.一:移动1步(兵,帅)(金),二:移动2步(士)(水),三:移动3步(马)(木),四:移动4步(象)(火),五:任意移动(车,炮)(土).中国象棋的棋子的种类数量与走法的配合结合易学原理可推出非常玄妙的东西。再根据中国象棋的具体体现结合易学有了一部中国象棋棋阵.此阵的玄妙既是中国象棋的真谛.此阵有阵名,阵图,阵理(阵法)三部分.阵名:二十七星三垣阵.二十七星意同二十八星宿.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阵图:以下为阵图二分之一(另二分之一相同)1 2 3 4 5 4 3 2 1 2 1 2 3 4 3 2 1 2 3 2 1 2 3 2 1 2 3 4 3 2 1 2 1 2 3 4(4为4或1,)5 4 3 2 1 2 3 4 5(5为5或2),(3为3或0)。数字代表棋盘的点的标记。阵理即阵法:中国象棋的走法即棋子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移动,两点的位移可从阵图得出如下三种规则1)终点数减始点数为1(天时),(2)终点数减始点数为-1(此为占据地利),(3)终点数减始点数为0(人和).此天时地利人和为阵之三尧,相乘可得出二十七星为:三天星:1 1 1,-1 -1 -1,0 0 0 .(意指相连的三步棋且棋法相同)六地星:1 0 -1,1 -1 0,0 1 -1,0 -1 1,-1 0 1,-1 1 0.十八罗汉星:110,11-1,001,00-1,-1-10,-1-11,101,100,010,011,-10-1,-100,0-10,-111,1-11,-11-1,0-1-1,1-1-1.弈棋者可通过此阵法看出其品才。中国象棋的奥妙无穷而知者甚微,相信我我会给国人一个惊喜. 二十七星的阵图即是古人的规划观念。图中有18个1,30个2,22个3,14个4,6个5。阵图的9条线为宽,10条线为长。宽分8部分,长分9部分。(此八分子一为标准模块的长宽)宽再从两边分别拓宽八分子一,长亦同。这样又形成了一个方形。此方形的边既标准规划模式块的边。以阵图中的点为中心形成一个个标准模块。除去0。1818。。的野生环境区还有0。8181。。的人类活动区。人类活动区的规划是:{18个1(工厂区及其它金融区,占人类活动区的90分之18),30个2(作物区及牧场区,占人类活动区的90分之30),22个3(居住区和农场区,2个的比例是1:4),14个4(公共安全部门和军区,占90分之14),6个5(重要金融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占人类活动区的90分之6)。}。以阵图中的点为中心形成的那种标准模块再按照其原理分为90个包含野生环境区的模块,这种模块既是真正的标准模块了。真正的标准模块连在一起就是整个地球,着就是古人的对地球的规划理念。

客户评价

八字排盘八字排盘

六十四卦六十四卦

© 天辅伏羲文化研究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54306号-1